【题目】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1)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组 | 无明显现象 | ||
乙组 | 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 |
(2)【提出问题】甲组实验中为什么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与假设】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发生。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有气泡产生 | 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发生 |
(3)【反思与评价】乙组实验中使用的铝片也有氧化膜,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同学们认为可能是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了影响,设计以下实验继续探究。
实验序号 | 1 | 2 | 3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 | 有气泡产生 | 无明显现象 |
实验1不能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影响”,理由是。
(4)对比实验2和实验3,能证明“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产生影响”。
试剂A是溶液,试剂B是溶液。
【答案】
(1)2Al + 6HCl=2AlCl3+3H2↑
(2)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5 mL10%的稀硫酸
(3)盐酸也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气体
(4)氯化钠,硫酸钠
【解析】(1)铝的活动性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泡即2Al + 6HCl=2AlCl3+3H2↑
(2)铝表面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发生。故反应前将铝片打磨。
(3)[反思与评价](1)盐酸也能与铝片反应产生气体;控制变量法试剂A是氯化钠溶液,试剂B为硫酸钠溶液。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瓶塞,有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有大量的浮渣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观点的是
A.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
B.化工生产中原料尽可能全部转化为产品
C.工业废气大量排向空气中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以车代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定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1)【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钠,碳酸钠在二氧化碳过量的条件下继续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对比如表
操作 | NaHCO3溶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产生气泡 |
加入稀C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填写现象)) |
加热溶液至沸腾,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 |
【实验反思】学习小组讨论,认为产生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另一种是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
(3)【实验拓展】该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数字化技术测定溶液pH值变化,待完全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气泡,pH出现两段S型变化曲线.
【实验分析】AB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BC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4)利用实验验证变化后的产物,实验操作为 . 实验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