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解决问题]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由图中信息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g
$\frac{106}{x}$=$\frac{44}{2.2g}$,
x=5.3g,
设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为y,
2NaOH+CO2═Na2CO3+H2O,
80 106
y 5.3g
$\frac{80}{y}$=$\frac{106}{5.3g}$,
y=4g,
此NaOH的变质程度为:$\frac{4g}{13.3g-5.3g+4g}$×100%=33.3%,
答:此NaOH的变质程度为33.3%.
[继续探究]
设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z,
和氯化氢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13.3g-5.3g=8g,
NaOH+HCl=NaCl+H2O,
40 36.5
8g z
$\frac{40}{8g}$=$\frac{36.5}{z}$,
z=7.3g,
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的盐酸的质量为:7.3g÷14.6%=50g,
答: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的盐酸的质量为50g.
[发现问题]
问题是:滴加稀盐酸时,为什么不立即产生气体.
故填:滴加稀盐酸时,为什么不立即产生气体.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分析图中数据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灭火实例 | 灭火原理 |
A |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 |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C |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D |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
A. | ![]() 住宅失火 | B. | ![]()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 ||
C. | ![]()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 D. | ![]()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铜粉 | B. | 铁粉 | C. | 铜粉和铁粉 | D. | 氢氧化铜和铁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 |
B. | 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 |
C. | 干水和干冰都是氧化物 | |
D. | 干水中的水分子和普通的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 |
B. | 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 | |
C. | 用途:CO2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 |
D. |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太阳”相当于一个原子 | B. | “太阳”中肯定有八个质子 | ||
C. | “太阳”中肯定有八个中子 | D. | 太阳系相当于一个碳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甲 | 乙 | 丙 | 旅行元素 | |
A | Cu | Cu(NO3)2 | Cu(OH)2 | Cu |
B | O2 | CO2 | H2CO3 | O |
C | H2 | H2O | Ca(OH)2 | H |
D | CaO | Ca(OH)2 | CaCO3 | Ca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混合物:空气 粗盐 牛奶 | B. | 盐:氯化钙 硫酸 硝酸钾 | ||
C. | 氧化物:MgO P2O5 KClO3 | D. | 单质:铝 金刚石 氯化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