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请回答:
(1)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3)蛋白质、糖类等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属于有机物(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分析 (1)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2)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
(2)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填:压强;
(3)蛋白质、糖类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活性炭的吸附性、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机物的概念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小组的三位同学想利用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铜,他们各自独立进行如下的实验.(1)取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在酒精灯上加热;
(2)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三支试管中均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蓝色絮状沉淀
三位同学的实验步骤一样,但是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现象:A试管中是黑色浑浊;B试管中是蓝色溶液;C试管中虽然出现过少量蓝色沉淀但又马上变成了黑色沉淀.于是三位同学开始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经过一番讨论和观察他们认为与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的条件有关系.
(1)A试管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氧化铜过量;
(2)B试管中是稀硫酸过量,如果让你继续完成他的实验,简便的操作是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C试管中曾经出现的蓝色沉淀又变成了黑色沉淀,原因是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水和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地壳中含量最大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自然界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B(填字母)

(2)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4)自行车的主要材料是钢铁易生锈,请你为如图2标示的自行车部件各设计一种不同的、合理的防锈方法.
a.三脚架喷漆b.链条涂油.
(5)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A.(填字母)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关稀盐酸、稀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挥发性B.都可用来处理碱性污水
C.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都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工业上常采用“双碱法”除去烟气中的SO2,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双碱法”除去SO2,这里的双碱是指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2)在吸收塔中将SO2转变成Na2SO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3)在沉淀室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是CaSO3
(4)将该流程应用于实际,其意义有下列中的B.
A.减缓温室效应   B.减缓酸雨   C.减缓大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2013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我国水利部确定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有关水用途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实验室用水配制硫酸钠溶液B.太阳光分解水制氧气
C.用水做汽车中的冷冻液D.用水冲洗实验室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表中的选项符合图所示的曲线的是(  )
选项横坐标纵坐标
A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向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
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钡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D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ACaCl2溶液稀盐酸加过量石灰水
BK2CO3溶液KCl加适量稀盐酸
CCaOCaCO3加水,过滤
DN2O2通入灼热铜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