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物质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硫
C.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烟雾
D.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分析 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硝酸铵[NH4NO3]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用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氮元素.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3)不合理使用化肥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土壤污染、水域污染、土壤退化.对此你的建议是尽量使用农家肥.
(4)农民用硝酸铵给耕地的玉米施加氮元素,刚好需要160Kg硝酸铵,若改用尿素[CO(NH22]达到相同的肥效,则需要尿素的质量是多少?
(5)某农业站提供的硝酸铵化肥(不纯)标签如图所示,请计算该化肥中硝酸铵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能实现下列物质类别间直接转化的单质是(  )
 单质$\stackrel{氧气}{→}$氧化物$\stackrel{水}{→}$酸或碱$\stackrel{碱或酸}{→}$盐.
A.甲烷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周末郊游野炊,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①脆皮鸭肉②白面馒头③蔬菜④植物油⑤矿泉水,以及炊具和其它用品.
(1)上述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①(填序号).
(2)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4)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水将柴火浇灭,该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粮食和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填元素名称).
(2)农作物适合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呈酸性可加入适量的熟石灰来中和其酸性.
(3)请写出鉴别NH4Cl 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实验方法、现象及实验结论:
实 验 方 法实 验 现 象 和 结 论
分别取一定量的两种样品加适量熟石灰研磨闻到刺激性氨味的是NH4Cl,无味的是K2SO4
鉴别NH4Cl 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请你说出化肥的过度施用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过度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土壤板结,从而降低盐基饱和度和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氮气、一氧化碳、甲烷、酒精、干冰、碳酸钙、氧气七种物质,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用化学式填写).
(1)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4}{5}$的是N2
(2)有毒性、可燃烧的气体是CO
(3)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C2H5OH
(4)鸡蛋壳的成分主要是CaCO3
(5)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CH4
(6)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CO2
(7)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与硫酸接触继续反应.小明思考能否加入某种物质使其反应继续进行,他查阅资料后发现,在石灰石与硫酸反应停止后,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能观察到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保持较快且平稳反应并产生气体.
小明又思考新的问题,加氯化钠后,石灰石能与硫酸较快地发生反应,在反应中起促进作用是Na+、还是Cl-,还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呢?然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向5支试管里各加入一块石灰石和5ml浓度为50%的硫酸,待反应停止后,再分别加入约0.2克的KCl、NH4Cl、CaCl2、…等固体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下表:
物质KClNH4ClCaCl2
现象继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反应较慢,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趋于停止.CaCl2溶解并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但不能继续发生反应没有明显
可见的现象
(1)石灰石与硫酸反应停止后,加入氯化钠固体反应继续进行,其原因可能是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或使硫酸钙在石灰石表面脱落;或破坏碳酸钙表面的硫酸钙等;
(2)小明为了验证Na+在实验中的作用,在上表①处应加入的物质是Na2SO4或NaNO3
(3)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加快石灰石与硫酸反应是Na+与Cl-共同起作用,Cl-所起的用比Na+大,钙离子对该反应起抑制作用;或加快石灰石与硫酸反应是Na+与Cl-共同起作用,Cl-所起的用比Na+大;或加快石灰石与硫酸反应是Na+与Cl-共同起作用,钙离子对该反应起抑制作用(只答加快石灰石与硫酸反应是Na+与Cl-共同起作用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
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发生反应:H2+CuO═Cu+H2O.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如下由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开始前需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应先通一段时间氢气,再加热氧化铜进行反应,其主要目的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能确认反应生成水的实验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蓝;
(3)上述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使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更严格更科学,请你提出修改意见:在AB之间放一个干燥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