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同时把形状、表面积大小和质量相同的Mg,Fe分别加入足量的同种稀盐酸里,下图所示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由于两种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当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氢气不同;但是当酸的质量相同时,生成的氢气应该是相等的;注意结合横坐标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因此斜率就大,且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就少,而不是反应完需要的时间相等,因此坐标不符合,故错误;
B、等质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应该是相等的,因此镁、铁反应的斜率应该是同一条斜率,故错误;
C、等质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应该是相等的,因此镁、铁反应的斜率应该是同一条斜率,故错误;
D、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因此斜率就大,且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就少,因此坐标符合,故正确;
故选项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及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便能够灵活应用.(本题切勿陷入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快的思维误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催化;溶液F中的金属离子是Fe3+(用符号表示).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③Fe2O3+6HCl═2FeCl3+3H2O④3CO+Fe2O3高温2Fe+3CO2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涂油、刷漆.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6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5.6g铝B.6.5g锌
C.5.4g氧化钙D.5.6g镁和碳酸镁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由AgNO3,Cu(NO32,Zn(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的黑色固体是碳,浅绿色溶液是硝酸亚铁,无色气体是氢气.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银,一定不含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锌;
(3)写出无色溶液加入铁粉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Fe+2AgNO3=Fe(NO32+2Ag;
(4)向滤渣加入盐酸溶液产生的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人人重视,个个关心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我省各地相继推出“公共自行车”,如图是一款公共自行车,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构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②④(填序号,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①③⑤.
(2)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如图自行车金属构件中,采用的防锈措施有制成不锈钢、镀上保护层
(3)比较铝与铜的金属活动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Al+3CuSO4=Al2(SO4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测定某有机物的组成,取0.46g该有机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定性实验标明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若将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100g浓度为0.148%的澄清石灰水中,恰好发生化学反应,若将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碱石灰的干燥管中,干燥管增重1.42g,试根据数据计算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一包含碳酸钙等杂质的生石灰,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为测定其成分,取60g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减轻4.4g(其他杂质不反应,也不含钙元素).计算:
(1)所取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所取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时要将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着手心
B.用托盘天平称取5.43g氯化钠
C.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用1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1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反应前、后(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剧烈反应,并有气泡冒出.
③当反应结束时,同学们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同学们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他们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请你帮他们分析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使反应后质量减少.
(3)同学们经过讨论,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有气体生成或参与的化学反应必须在密闭装置内进行,才能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于是他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到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③当反应结束后,气球完全鼓起,他们发现天平的指针仍然偏向右边,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C(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若不考虑该因素的影响,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填“是”或“否”),请从微观方面说明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