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直接转化为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这项成果的微观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甲、丙、丁都是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2H2C2H4+2C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氯元素原子序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2)两种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写出一个)。
(3)氯气的化学式为Cl2,其中的“2”表示_____。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Ⅰ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Ⅱ所示
(1)煤属于_____(填“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图Ⅰ气化炉中发生的变化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ⅡA,B,C,D四种物质中,常温时呈气态的氧化物为_____(填化学式).
(4)物质D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D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煤的气化这一技术的利用,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甲和乙均有还原性。写出乙的化学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______。
(2)通过实验2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实验3中,一星期后,铁丝锈迹斑斑,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______、______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多角度看物质可以提高对该物质的认识。
(1)Na2CO3俗称______________。
(2)从类别看,Na2CO3可以看作是某种碱和某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从用途看,Na2CO3可制备某些物质。如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B. t2℃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3℃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
D. 由t3℃降温到t1℃,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图示。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A图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
(2)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微观依据是_____;
(3)C图中两种分子的共同点为_____(答1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和CaC12、MgCl2、Na2SO4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
(2)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所得精盐产品中含哪些杂质?_____(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