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南长沙市下学期初三一模理科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已知A、B、C、D四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物质。A为可溶性的碱,A、B、C中均含三种元素,反应①有两种沉淀生成。(“——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1) ①的方程式为 ,
(2) 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南省长沙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南省衡阳市毕业会考第3次全真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甲的化学式为NH3 ②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③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1 ④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
A.①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南省衡阳市毕业会考第3次全真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核内中子数为25
C.核外电子数为30 D.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南省衡阳市毕业会考第3次全真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南省岳阳市九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中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洞庭湖的水质状况进行了有关检测。
(1)取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若要测定洞庭湖水的酸碱度,可以选 (填字母)。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南省岳阳市九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2014湖北省鄂州市5月模拟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6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 = Na2CO3+H2O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CaCl2+2NaOH = Ca(OH)2↓(微溶)+ 2NaCl 2NaHCO3(溶液) Na2CO3+H2O+CO2↑
NaHCO3+HCl = NaCl+H2O+CO2↑ Ca(OH)2+NaHCO3 = 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加入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气泡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加入C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 ___________ ,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