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持续通入CO2。
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观察现象。
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加热c,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步骤Ⅰ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向32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计算:所加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D.100g 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品牌谷物牛奶饮品营养成分表数据显示:每250mL含钠78mg、磷78mg、钾91mg、钙91mg.这里的钠、磷、钾、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普阅读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生食、酿酒等。生食葡萄前要清洗干净。下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酿酒酵母菌株将葡萄汁中的糖转化为酒精,同时生成了高级醇、酯类、单萜等香气化合物。葡萄酒香气主要受酿造菌种、酿造工艺、发酵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发酵汁中残糖量为指标,研究不同种类的酿酒酵母的发酵动力(即发酵过程的速率),其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为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葡萄酒酿制中还会适量添加SO2,其添加量对主要香气物质总量影响如图2所示。
葡萄在栽种过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可通过定期施肥、中和酸性土壤、喷洒农药等方法来增强葡萄抗病能力。若发病,可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进行喷洒。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铁制容器,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_____。
(3)依据图1可获得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发酵动力最好的酿酒酵母菌株是_____。
A BV818 B EC1118 C LA-FR
(4)依据图2可知:SO2添加量在40~100 mg/L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SO2添加量在40 mg/L时,脂类总量最高
B 高级醇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小
C 单萜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 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C 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D 可通过施加烧碱来中和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高铁轨道焊接时发生的反应为8Al+3Fe3O44Al2O3+9Fe,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甲图为密闭容器中燃着的蜡烛,乙图为用氧气传感器测出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图,丙图为进入地窖时的烛火试验。
(1)进入地窖或深井前,如图丙所示的烛火试验,若蜡烛熄灭,说明地窖或深井中氧气含量低于____。
(2)从氧气性质的角度,分析进入地窖或深井前需要做烛火试验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20年山西省临汾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完成细铁丝燃烧实验。
(1)仪器a的名称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