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在2A+B=2C的反应中,1.2gA完全反应生成2.4gC,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B.24C.80D.40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解答 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B的质量为:2.4g-1.2g=1.2g,
2A+B=2C,
2x   32
1.2g 1.2g
$\frac{2x}{1.2g}$=$\frac{32}{1.2g}$,
x=16,
故选:A.

点评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为O2,如何验证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实验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小刚在洗衣服时发现洗过的衣服特别容易变硬、发黄,而且浪费肥皂且洗不干净,你觉得生活中他可以通过煮沸  来解决此问题.
(3)水的硬度过大就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区分软水和硬水的常用物质是肥皂水;
(4)为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CD(选填序号)
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农业上直接使用化肥和农药
C.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       D.用水后及时的关闭水龙头
(5)请写出上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6)请举一例生活中节水的措施洗菜水浇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1)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将导致的后果是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水槽内的水变红色.
(2)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其理由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3)该实验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现测知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可能的原因是没有等到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去除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但是如果使用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去除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除去色素、异味,如市场上的净水器就使用了活性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在化学反应A+2B═2C+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5g,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6:8:5:9.
(1)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4g.
(2)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c、d,则每a份质量的A与2b份质量的B生成2c份质量的C和d份质量的D;反应物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比为a:2b:2c:d.
(3)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frac{5M}{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X+6O2$\stackrel{一定条件}{→}$ 6CO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D.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放有金鱼藻,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某种气体.下列对该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不易溶于水
C.铁能在该气体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D.能与血红蛋白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下列各方案中,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C
A.用鼻子闻   B.观察颜色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小亮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  )
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