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证明某气体是一氧化碳,将该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 | |
B. | 证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 |
C. | 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 |
D. | 证明铁、锌、铜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别将铁片、锌片、铜片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
分析 A、根据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中性溶液均显无色,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水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将该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不能证明某气体是一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不能证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分别将铁片、锌片、铜片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能产生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的是锌片;能产生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的是铁片;没有气泡产生的是铜片,则则铁、锌、铜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铁>铜,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试剂 | 氯化铜溶液 | 热水 | 硫酸铜溶液 | 饱和氯化钠热溶液 |
溶液酸碱性 | 酸性 | 中性 | 酸性 | 中性 |
现象 | 气泡较多,反应剧烈 | 只有在开始时有少量气泡 | 气泡较多,但比氯化铜溶液少 | 气泡比热水稍多,但比硫酸铜溶液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属于氧化物 | B. |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228g | D. | 一个茶碱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除杂的方法 | B、化学与健康 |
①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②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③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多吃水果蔬菜利于补充维生素 ③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 |
C、实验记录 | D、化学物质与俗名 |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 ①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②干燥剂氧化钙-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D | |
转化关系 | ![]() | ![]() | ![]() | ![]() | |
物质 | 甲 | H2O2 | C | CaCO3 | FeCl2 |
乙 | O2 | CO | CO2 | Fe | |
丙 | H2O | CO2 | Na2CO3 | Fe2O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制取的气体 | 反应物 | 反应条件 | 反应装置(填字母) |
O2 | KClO3固体 | 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 | A |
O2 | H2O2溶液 | 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 | C或D |
CO2 |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 常温 | C或D |
N2 | 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 | 加热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