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所举的几种措施,不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 寻找、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B. 加速国内矿物资源的开采
C. 对易生锈的钢铁制品采取涂油、喷漆、搪瓷、镀金等措施
D. 加强废旧金属制品的回收利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自主招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③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且碳酸钠易溶于水.
(方案设计及实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将点燃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
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此时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
(实验反思)
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分离酒精和水 | 过滤 |
B | 吸收一氧化碳 | 将一氧化碳通入水中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D | 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 | 在等质量的碘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或汽油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遇_____而潮解,而且还能跟_____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填下列序号)。
A 酚酞溶液 B 稀盐酸 C 澄清石灰水 D 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 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 O—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 O—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B.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
C.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D.饱和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表面形成了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该溶液仍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NH3 | H2O |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C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
D | FeSO4溶液 | ZnSO4 | 加入过量的镁粉,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高纯氧化锌(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草酸锌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5)“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