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               

B. 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 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D. 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C 【解析】 试题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B. 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 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D. 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

C 【解析】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所以铝制品表面不能常用钢刷擦洗,以免刮掉保护膜; B.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使药效降低;C.焊锡(锡铅合金),合金的熔点低,可用来焊接金属;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低,钢的性质与生铁不同,比生铁有很多优良的性能,所以应用范围更广;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___________中。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证明此时溶液呈_______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此时溶液里所含有的溶质有(写化学式)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酸 HCl、NaCl红NaCl、NaOH. 【解析】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盐酸过量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氢、氯化钠;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________ ,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________ .

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铁(Fe);氯化亚铁溶液 【解析】 镁的活动性远远大于铁故反应的剧烈程度明显不同,铜能置换出出汞,说明铜的活泼性大于汞,实验①②能说明活动性顺序是镁大于铁,铜大于汞,但不能验证铜铁的活动性故设计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体中,都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 铁片、铜片 B. 铜片、铝片 C. 镍片、锌片 D. 铁片、镍片

D 【解析】 A、铁片能被磁铁吸引,铜片不被磁铁吸引,故选项错误;B、铜片、铝片均不被磁铁吸引,故选项错误;C、镍片能被磁铁吸引,锌片不被磁铁吸引,故选项错误;D、铁片、镍片均能被磁铁吸引,故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是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若D与E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C为氧化铁,写出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E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E溶液时,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种;

(4)若甲+乙→盐+水,从初中化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一定符合条件的组合是_____(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复分解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三②③⑤ 【解析】 (1)由图上信息可知,D是碱,E是盐,若D与E能发生反应,则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故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若C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若E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将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H4+ B. Ba2+ C. Cu2+ D. K+

D 【解析】 A、N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会产生氨气,错误;B、Ba2+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错误;C、Cu2+和OH﹣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错误;D、K+可与所有粒子共存,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进行实验一时,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镁带的作用是_____。

(2)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工业上用锈蚀的废旧铁制品可以回炉炼铁,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_____(写一种)。

除去水中的氧气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石灰的量不足(或生石灰已失效,铁钉与生石灰直接接触,合理即可)Fe2O3+3CO 2Fe+3CO2卖给废品回收站等(合理即可) 【解析】 (1)镁比铁活泼,故放入镁带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氧气;(2)实验1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实验2中的铁钉没有与水接触,实验3中的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实验3中的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当生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探究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实验如下图:

(1)图一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并产生白烟,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图二观察到________,说明可燃物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还需要有氧气存在才能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水中的白磷燃烧了 【解析】 (1) 甲图铜片上白磷、红磷与都可燃,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且温度相同,但是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图二观察到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还需要有氧气存在才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