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__;

(2)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6%,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

(3)盐酸等许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36:64或 9:16 浓盐酸试剂瓶敞口放置,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H+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1) 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该浓盐酸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6g∶﹙100g-36g﹚=9:16。(2)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6%,可能原因是浓盐酸试剂具有挥发性,瓶敞口放置,挥发出氯化氢气体。(3)盐酸等许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H+。 点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徐汇区2018届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草木灰样品于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当烧杯中的残余混合物质量为137.8g时,充分反应。反应过程放出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曲线如图表示。(假设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

请计算回答:

(1)图中纵坐标上a点数值:a=__________g;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mol。

(2)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2 0.05 6.9%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100g+40g-137.8g=2.2g,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2)设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K2CO3 + 2HCl == 2KCl + H2O + CO2↑ 138 44 x 2.2g =,解得x=6.9g 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18届九年级(初四)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g中,滴入40%的NaOH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

(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此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50g 12.25% 25.8% 【解析】(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克时,沉淀开始出现;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克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所以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50)克,(1)由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可查得与混合溶液中硫酸发生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50g; (2)设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18届九年级(初四)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同学在家里设计了以下“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铜丝等材料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B. 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

C. 用烧碱溶液浸泡树叶制作“叶脉书签”

D. 用自制净水器把浑浊的河水变成纯净水

D 【解析】A、铜生锈的条件是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所以可在家进行,正确;B、硬水中加入肥皂,产生的泡沫很少,还会形成白色垢状物;而软水加入肥皂,产生的泡沫多,故可区分,正确;C、树叶的叶脉中含有植物酸或碱,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显色反应,正确;D、自制净水器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不去可溶性杂质,得不到纯水,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向100克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锌粉中含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0.4克 14.6% 86.7% 【解析】(1)由图中信息知,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克。 (2)解∶设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为y Zn+2HCl==ZnCl2+H2↑ 65 73 2 y 100g×x 0.4g =,x=14.6%。 = ,y=13g。 (3)锌粉中含锌的质量分数是 ×100%=86.7%。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SO42-、NO3-、K+、OH- B. HCO3-、Cl-、SO42-、Na+

C. Cl-、NO3-、K+、Na+ D. NH4+、Cl-、OH-、K+

C 【解析】试题分析:所谓离子共存,就是离子间相互结合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pH=2的水溶液即一定存在H+,A、OH-和H+相互结合形成H2O,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HCO3-和H+相互结合形成H2CO3,不稳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l-、NO3-、K+、Na+、H+可以大量共存,正确,D、OH-和NH4+相互结合形成氨水,不稳定分解产生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B.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C. 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D.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B 【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④比①先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③不变红。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适应性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尼龙和羊毛

取样,点燃

B

硫酸铜和硫酸钠

取样,加水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取样,加二氧化锰

D

氯化铵和硝酸铵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取样品,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的是尼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B、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无色的是硫酸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C、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体产生的是二氧化锰,无气体产生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D、取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都会生成氨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室用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定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钠,碳酸钠在二氧化碳过量的条件下继续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对比如下表

操作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加入稀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

加热溶液至沸腾,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实验反思】学习小组讨论,认为产生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NaOH与C02发生了反应;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实验拓展】该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数字化技术测定溶液pH值变化,待完全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气泡,pH出现两段S型变化曲线。

【实验分析】(3)AB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BC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利用实验验证变化后的产物,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试管内液面上升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碳溶于水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碱性下降 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碱性继续下降 取最后段的液体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有碳酸氢钠 【解析】【查阅资料】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