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写出相对分子质量:
(1)NH317
(2)CuSO4•5H2O250.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和,据此解答.

解答 解:(1)NH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3=17;
(2)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64+32+16×4+5×(1×2+16)=250;
故答案为:(1)17;(2)250.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乙是水,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1)请推断:甲可能是盐酸或稀硫酸
(2)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实验原理】Na2CO3与酸反应生成的CO2被吸收剂吸收,通过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的U形干燥管E的总质量,求出Na2CO3的含量.
【实验装置】

【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
①NaOH溶液 ②饱和石灰水 ③碱石灰(主要成分CaO和NaOH) ④无水氯化钙 ⑤无水硫酸铜 ⑥浓盐酸 ⑦稀盐酸 ⑧浓硫酸 ⑨稀硫酸 ⑩试样(工业纯碱)
【实验步骤】
①称量试样及装有吸收剂的E的质量,记录数据;
②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有关仪器中装入适当试剂;
④打开甲、乙弹簧夹,鼓入空气,然后接上已称量过的E;
⑤关闭弹簧夹甲,将稀H2SO4滴加到装有试样的试剂瓶中;
⑥反应完全后,打开弹簧夹甲,鼓入空气一段时间;
⑦称量E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回答问题:
(1)在仪器C中应装入的试剂是⑨(填试剂序号)
(2)补充⑤、⑥两步实验步骤
(3)实验步骤中,第④步鼓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装置中的CO2,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4)某同学认为在E装置后应再连接F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必要.(选填“必要”或“不必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写出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为得知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柯:实验测定法小妍:理论计算法
称取一定量研细的硫酸铜晶体倒在坩埚里,用小火加热至固体全部变成白色,再反复干燥和称量后称得粉状物的质量不再变化.得到以下数据:
加热前质量加热后质量
M1(容器)M2(容器+晶体)M3(容器+无水硫酸铜)
5.4克7.9克6.8克
解: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计算硫酸铜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请你分析:
(1)请你在表格中补充完整小妍同学的计算过程.
(2)由表中数据可得,小柯同学测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是44%.
(3)比较小柯实验测得值与小妍理论计算所得值之间的误差,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填写字母)AD.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质量相差较大(大于0.1g)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溅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B.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D.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c水槽.
(2)实验室要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A(填编号,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将导管撤离水面,再移开酒精灯,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正放(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以用和石灰石和稀盐酸(填试剂名称)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如图F所示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溶液乙,溶液乙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得到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溶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
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小于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为:2CaCO3(粉末)+2SO2+O2═2CaSO4+2CO2
(1)若100克废气中含6.4克二氧化硫,则处理100克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CaCO3)的石灰石12.5克.
(2)处理上述100克废气,可得到含CaSO4 85%的粗产品1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