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的镍(Ni)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铅、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镍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常用作催化剂。可以说镍行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Ⅰ制备草酸镍
工业上可利用含镍合金废料(除镍外,还含有Fe、Cu、Ca、Mg、C等杂质)制取草酸镍(NiC2O4)。
根据下列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1】
(1)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常作为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
(2)氧化反应可以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进行分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3)金属镍的化学性质类似于铁,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镍(NiCl2)。
(1)“酸溶”之后的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酸溶过程中Ni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H2O2时,温度不能太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H2O2在“酸溶”步骤即与盐酸同时加入,则与原方案相比滤液中会增加的金属离子是Cu2+和_______(写离子符号)。
(4)已知Na2C2O4溶液加入Ni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Ⅱ制备镍粉
工业用电解镍液(主要含NiSO4)制备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并利用其制备镍粉,过程如下:
(5)反应器1中的一个重要反应为3NiSO4+3Na2CO3+2H2O NiCO3•2Ni(OH)2+3Na2SO4+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反应器1的出料口获得的固体洗涤时,需用纯水洗涤,可以用来检验固体已洗涤干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7)反应器2中产生的气体Y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填名称)。
Ⅲ 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的组成
为测定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及装置:
【资料卡片2】
(1)碱式碳酸镍晶体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NiO、CO2及H2O
(2)在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温度过高时,NiO会被氧化成Ni2O3
(3)碱石灰是NaOH及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准确称取3.77g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放在B装置中,连接仪器;③打开弹簧夹a,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分别称量装置C、D、E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a,加热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⑤打开弹簧夹a,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⑥分别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⑦根据数据进行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
装置C/g | 装置D/g | 装置E/g | |
加热前 | 200.00 | 180.00 | 180.00 |
加热后 | 201.08 | 180.44 | 180.00 |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8)实验过程中步骤⑤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计算3.77g碱式碳酸镍晶体【xNiCO3•yNi(OH)2•zH2O】中镍元素的质量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验反思】
(10)另一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实验结束后,称得装置B中残留固体质量明显偏大,老师带领全组同学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是由于该组同学加热时在酒精灯上加了铁丝网罩,温度过高所导致。请问该组同学称得的残留固体中镍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__________。
A.70.08% B.75.88% C.78.67% D.79.58%
铜(Cu) Ni+2HCl=NiCl2+H2↑ 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Fe3+ Na2C2O4+ NiCl2=NiC2O4+ 2NaCl CO2 BaCl2(合理即可) 氮气 将装置内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完全排除,被装置C、D充分吸收 3.77g-1.08g-0.44g=2.25g 2.25g××100%=1.77g B 【解析】(1)镍合金废料中还含有Fe、Cu、Ca、Mg、C等杂质,“酸溶”...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78% 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A 【解析】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78% 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选择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B.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
C. 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
D 【解析】A、空气中的CO2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错误;B、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错误;C、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差,错误;D、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剂,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结构决定性质。研究发现含有“过氧基(—O—O—)”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杀菌消毒剂。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数字序号)。
(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在第3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3)能将下列物质:“空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铁粉、氮气、氧化铁”中的“氧气、铁粉、氮气”分为一类的依据是 。
(4)X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克,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w克XY2中含有Y的原子数是 。
(5)A、B、C、D、E、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在常温下为气体,有分子构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
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B的化学式,并表述显负价元素的化合价: ;
②写出一个属于化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
(1)②④;(2)由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由1依次递增到8 (3)都是单质(4) (5)(2H2+O22H2O) 【解析】试题分析:(1)含有“过氧基(—O—O—)”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杀菌消毒剂。②④中含有“过氧基(—O—O—)”可做消毒剂;(2)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质量的比,故mg/(M-2A)=一个y原子的质量/A,一个y原子的质量=mA/(M-2A);化合物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氧气 | 用带火星的木条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 |
C | 鉴氢气燃烧产物 |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分别加入肥皂水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正确;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可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错误;C、 氢气燃烧生成水。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可用来鉴别氢气燃烧产物,正确;D、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青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待试管中的反应完全停止后,她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乙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B. 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一定含铜,可能含铁
C. 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D. 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
D 【解析】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所以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铁又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所以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但是氯化铜的量不能确定,所以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中是否含铁,不能确定,错误; 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加入烧杯中后,会继续生成铜,所以试管②中一定含有氯化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镁属于金属元素
B. 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 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D.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 【解析】A、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C、由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设计了下图装置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色,则物质N是
A. 浓氨水 B. 浓硫酸 C. 生石灰 D. 浓盐酸
D 【解析】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此项错误;B、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项错误;C、生石灰没有挥发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此项错误;D、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使紫色石蕊变红,此项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題: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一 | 1 H 氢 1.008 | 2 He 氦 4.003 | ||||||
二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20.18 |
三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由原子序数为8和11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
(3)第二、三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至右所遵循的规律是__(写一种).
35.45 失去 Na2O 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解析】(1)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故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2)原子序数为8和11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钠元素,氧元素为-2价,钠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氧化钠表示为Na2...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