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能不是化合反应
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1

分析 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以得出:该反应的模拟模型图中,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而3个分子中只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4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

解答 解:依据图示及分析可得该反应的图示可转化为如右图所示的情况
A、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得知,反应的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
C、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因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故C说法不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可知,参加反的应该分子有2个,图中的6个的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6:2=3:1,故D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D.

点评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依据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用相应的化学用语表示:
(1)乙醇C2H5OH,
(2)三个硫离子3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择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家庭装潢用的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NaHC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酒精灯②试管③铁架台④集气瓶⑤水槽
(2)若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还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安装仪器时,铁夹应夹持距试管口$\frac{1}{3}$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4)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有氧气时,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已集满氧气时,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如图1

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填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
(4)如图2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种物质在t3℃时溶解度相同.
在此温度下甲与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填“√”或“×”)
②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20≤a<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向a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管口,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大.
(2)乙装置: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实验室一般用稀硫酸与金属Zn制取氢气,而不用稀盐酸的原因是稀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若锥形瓶中装有CaO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了大量的热.
(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三毛同学在过生日时,发现妈妈在煮虾时,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变成红色.他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三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悬浊液变澄清.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继续加入稀盐酸,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CaCl2,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NaCl(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CaCl2、NaCl(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CaCl2、NaCl、HCl(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2(填“1”或“2”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黄色即可.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将废液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因此灭火只需要破坏其中一个即可
C.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木炭、硫磺、红磷和铁丝燃烧都是化合反应,因此物质的燃烧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