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__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氧气用于炼钢

C.氮气用作保护气 D.铜用作__.

A 导线等 【解析】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作导线等. B.氧气用于炼钢,C.氮气用作保护气 ,均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4.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有人对于水有下列认识:①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②任何水煮沸后都可以饮用;③凡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一定都是纯净的水;④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其中  ________(填序号)是错误的.

①②③ 【解析】 大自然中的水资源时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①错误;煮沸后的水还要在经行消毒后才可以饮用,②错误;无色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微生物,钙镁离子等,不一定是纯净物,③错误;人类用水中,农业灌溉消耗量最大,④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中A端是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2)试管d中的气体是_______。

(3)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______mL。

(4)电解水时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正氢气44.8氢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 (1)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A是正极; (2)d气体比c气体多,是氢气; (3)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是44.8ml; (4)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属于反应的是( )

A. 镁+氧气氧化镁

B. 二氧化碳+水→碳酸

C.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 水氢气+氧气

A 【解析】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C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B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A、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A 正确;B、二氧化碳+水→碳酸,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属于甲烷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味的气体 B. 难溶于水 C. 密度比空气小 D. 可燃性

D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甲烷化学性质的是可燃性;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均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 点睛∶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不稳定性等,常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1.1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葡萄

B.葡萄发酵成酒

C.把葡萄捣碎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B 【解析】 试题清洗葡萄、把葡萄捣碎、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这几个变化中都是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1.1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粉末,无水CuSO4易吸收水份又变成蓝色,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A. 物理性质      B. 用途      C. 制法       D. 化学性质

C 【解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A、题中提供的信息:“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是描述胆矾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题中提供的信息:“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是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8.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试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顺序是:( )

A. ③②①④⑥⑤ B. ④③②①⑤⑥ C. ①③②④⑥⑤ D. ④②①③⑥⑤

D 【解析】 试题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步骤中,要先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然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金昌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2SO4、Na2CO3、CuSO4、NaOH、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

步骤二: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溶液变红。

步骤三: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请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溶液中显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显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Na2CO3 猜想Ⅱ:NaOH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取步骤一中的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后,再向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_______。

(得出结论)(4)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到三滴酚酞溶液CuSO4 和 Na2SO4NaOHNa2CO3 +BaCl2 =BaCO3↓+2NaClNa2CO3和 NaOH产生白色沉淀NaOHNa2CO3 BaCl2和 NaOH 【解析】 首先溶液为无色则必定不含有CuSO4,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则必定含有Ba2+则必定有BaCl2。溶液加入酚酞能够变红则必有碱性物质:可能有Na2CO3可能有NaOH;沉淀加入稀盐酸全部溶解则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