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析 根据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因此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过氧化钠、水中,都没有碳元素,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碳酸钠;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用试管取少量的反应后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钠不存在;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因为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实验一:(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因此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实验二:(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过氧化钠、水中,都没有碳元素,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碳酸钠;
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用试管取少量的反应后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冒出,说明碳酸钠不存在;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用试管取少量的反应后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 没有气泡冒出 |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用试管取少量的反应后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 没有气泡冒出 |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聚氰胺中含有6个氮原子 | |
B. | 三聚氰胺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 |
C. |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
D. | 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 |
B. | 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 |
C. | Li、Na、K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 |
D. | 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