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无色的气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氦气 二氧化硫 红磷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氮气
(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
(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
(4)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上述物质中,D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2)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__________。
(3)硬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要检验本地区的自来水是否为硬水,常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_______)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5)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氮气约占4/5
B. 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量
D.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2018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所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2018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国家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经有关专家初步分析推测,2017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雾霾天气将提前到来。
(1)雾霾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
A.二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较多,请你举一例____________(化学式表示)
(3)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整改措施,缓解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捷同学欲从含泥沙的粗盐(氯化钠和泥沙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试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2)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中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数字序号)。
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_(写一条)。
(4)在蒸发操作中,当出现______的现象时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