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占高锰酸钾中总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能否选择相同的发生装置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结论及理由是:_____。
【答案】 水槽 A 2KMnO4K2MnO4+MnO2+O2↑ 25% C 不能,MnO2是粉末,会漏到隔板下,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的计算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装置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每8个氧原子有2个转化为氧气,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占高锰酸钾中总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5%;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锌粒放于多孔隔板上,通过装置中的活塞开或关,在气压的作用下,能控制固体和液体接触或分离,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不能选择相同的发生装置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理由是 MnO2是粉末,会漏到隔板下,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停止。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高锰酸钾的质量 B. 氧气的质量
C. 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 固体物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__________防止水倒流。使用该组合制取O2的另一种方法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将新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分析原因可能有下列两种情况:
①可能是错用了较浓的盐酸,CO2中混入了较多的氯化氢气体,为验证此想法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于是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你认为此方案 ________(填“是”或“否”)可行。
②可能是生成的CaCO3又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
(5)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用图2装置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____________ (填“a”或“b”)处导管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而今年8月叙利亚化武袭击事件导致数千无辜平民伤亡下列涉及化学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B.化学武器应该禁止使用
C.温室效应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D.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①2个硫离子_____;②Fe(NO3)3_____。
(2)以甲物质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戊物质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转化Ⅰ中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②转化Ⅱ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化学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
液氧 ______; 氯酸钾 ______; 金刚石_______;
(2)化学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 镁 B 氧气 C 氮气 D 红磷 E 稀有气体 F 二氧化碳
①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 ②可制作照明弹的是______;
③生产氮肥是________; ④可制用作烟幕弹的是______;
⑤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 ⑥空气中最稳定气体是_______;。
(3)化学世界是变化的世界,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反应表达式。
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
②加热铜绿 __________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④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空气成分的发现其实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了解空气相关知识后,我们要学会保护空气,保卫蓝天。
(1)空气中含量排前三位的气体依次是____(填名称)。
(2)空气成分的测定:
①在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用汞(水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
A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②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
(3)空气的保护
①图丙是某地PMs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1s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
A 减少汽车的数量
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除了上述PM2.5外,下列也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 臭氧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PM10
(4)实验反思与再探究:
(实验探究1)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使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为8.85%,实验误差比较大,于是小明利用铁丝生锈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测定氧气含量,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讨论)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____。
(实验探究2)探究1实验时间较长,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下图2),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131mL | 90.0mL | 63.6mL |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通过上述几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看出,选择____(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甲图中标号①和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在甲图装置B中仪器①的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是为了_____.
(3)实验室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观察到_____时才开始收集;停止实验时,应该_____。
(4)若用装置C. D或K收集,要使收集干燥且纯净,则应选_____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可能的操作原因:_____.
(5)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装置G虽然操作简便,但要得到平稳的气流,从H、I、J中选取_____取代G中的单孔塞,以达到目的。
(6)查阅资料: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另外,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且极易溶于水,则在实验室里氨气的制取装置是_____.小军设计了如乙图图1所示的一个实验:充满氨气的一支试管倒置于一个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将会看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他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他完成下表划线部分的空格: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装在试管中加热至融化,再往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慢。 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装在试管中的二氧化锰,然后往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____________ | |
实验三 | ___________________ | 木条迅速复燃 | _____________ |
(2)在该同学的三个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张敏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MnO2是否还能加快KClO3的分解。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