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蔗糖是储藏在甘蔗、甜菜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
C、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g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100%,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1个蔗糖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解答:解:A、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12
12×12+1×22+16×11
×
100%≈42.1%,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蔗糖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2):(1×22):(16×11)≠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
(1)图中你能读出的信息有:(写一点):
 

(2)50℃时,往50g水中加入25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是
 
,溶质质量分数是
 
;在50℃时
 
(填“能”或“不能”)配成40%的乙溶液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度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的是(  )
A、食盐B、硝酸铵
C、浓硫酸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 Na2SO4(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C(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Cl(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杂质的锌片6.8g,跟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g氢气,则此不纯的锌片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Zn-65  Cu-64  Al-27  Mg-24  H-1)(  )
A、FeB、CuC、AlD、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试纸上,测定其pH
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用湿润的pH试纸粗略测定稀醋酸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一组物质是(  )
A、CO、CO2
B、O2、CO2
C、CO、O2
D、C、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饪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中N的化合价为+3
B、亚硝酸钠中Na、N、O的原子个数比为23:14:32
C、亚硝酸钠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亚硝酸钠是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1中标号 a 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