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再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A.Mn强于Cu B.Al强于Mn
C.Mg强于Al D.Mn强于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粒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不相同的是( )
A.H2O、Ne
B.SO32-、 PO33-
C.S2-、Mg2+
D.NH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D.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_____(“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
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收集到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_____,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 ①_____; ②_____。 | 黄色固体是Mg3N2 |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 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九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