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试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2)维生素C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1位小数).
(4)264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由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
(2)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8):(16×6)=9:1:12.
(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frac{12×6}{176}$×100%=40.9%.
(4)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264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frac{12×6}{176}$×100%=108g.
故答案为:(1)176;(2)9:1:12;(3)40.9%;(4)108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2)在A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3)B处溶液的溶质是NaCl(填化学式).
(4)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5)在C点溶液中加入铁锈,现象为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①是分子间隔改变,②是分子种类改变;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个数.
(3)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实验现象以及文字表达式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文字表达式

(1)剧烈燃烧    
(2)放  热
(3)发出白光;

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放  热
(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  热
(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D.用活性炭可除去色素、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请用图中仪器的相应字母回答下列问题:(一空只填一种仪器的代号,不得重复)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e.
(2)给物质加热需用f.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b.
(4)可以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a.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等质量的A、B 两种物质(本身颗粒大小和表面积差别不计)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 为Mg、Zn 中的一种,则A 是Mg,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Mg.
②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反应结束后,则它们消耗的酸相等(填“A 多”、“B 多”或“相等”).B 反应至a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aCl2、HCl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与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1)2Fe(OH)3$\frac{\underline{\;△\;}}{\;}$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③④⑥(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丙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
Ⅰ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Ⅱ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2)选择Ⅰ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⑤组(填序号).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右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上面右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口号,在2008年的8月8日,在全世界一起唱响;
如图,奥运会五环中A、B、C、D、E各代表木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中的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CO2 DCOECuO;
②写出 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