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
A. 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市邹平特产“长山山药”中含有被医学界成为“药用黄金”的薯蓣皂素,其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薯蓣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薯蓣皂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B. 薯蓣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C. 薯蓣皂素中含有21个氢分子
D. 薯蓣皂素是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上册化学质量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含氟牙膏中含有Na2FPO3,其中F为-1价,则P的化合价为( )
A. +5 B. +3 C. +1 D.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2019届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根据反应的快慢判断两者的活动性强弱。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小芳将一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一定量的盐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 ,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①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②一种金属加入到两种活动性均比它弱的金属化合物溶液的混合液中,会先置出最弱的金属。再置换出第二种金属。该金属会先和最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_________;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
② | 加入适量蒸馏水 | 固体部分溶解 |
③ |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 固体部分溶解 |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再集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
(3)你认为①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或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一点即可)_____。
(拓展延伸)附加分:若正确回答下列小题,将获得4分的奖励 ,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为继续研究另一种金属锌的化学性质,小敏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在a点时,溶液里含的金属化合物有_________种;bc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d点得到的固体的成分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l)下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酒精灯火焰上罩金属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没变浑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①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______CO2(填“>”或“<”),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镁条在过量的SO2中的燃烧与之类似,试推测镁条在过量的SO2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W | 氧气 | 氮气 | 水蒸气 |
前质量/g | 68 | 100 | 2 | 2 |
反应后质量/g | X | 4 | 58 | 110 |
A. X的值应为0
B.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 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
D. 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反应后质量(g) | 20 | 30 | 未知 | 1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后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减小
C. 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 D. 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 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明矾可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