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加热分解后没有水生成的是


  1. A.
    碳酸氢铵
  2. B.
    高锰酸钾
  3. C.
    氢氧化铜
  4. D.
    胆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双氧水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装置
D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没收集到氧气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B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2、如图所示,某化学课外小组将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并晾干的紫色纸人,进行以下实验:
①左右两袖分别用毛笔涂上稀醋酸和稀盐酸,可观察到两袖均变红色;
②将“a”裤腿涂上蒸馏水;
③将纸人放入盛有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④将纸人取出用热宝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观察到的现象:“a”裤腿呈
色,“b”裤腿呈
色.
(2)步骤④中未看到两袖有明显变化,你认为其他部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是:
“a”裤腿由红色变为紫色,因碳酸不稳定a腿受热后水分散失酸也分解,a腿又变成紫色.

(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或具有酸性的物质)的结论,理由是:
a腿上涂有蒸馏水,其它部位没涂,放在盛有干燥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只有a腿变红,说明此处的酸是CO2与H2O反应生成的.

有关该二氧化碳性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7、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过氧化氢溶液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2)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装置
D
(填字母)
(3)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没收集到氧气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B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防城港)小梅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发酵粉,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弄明白,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呢?请你一同参与小梅的探究.
【提出问题】小梅要探究的问题是
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查阅资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其固体或溶液受热时均能分解,生成一种盐、一种气体和水.
【实验探究】小梅按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小苏打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试管口处有液滴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生成的液滴是水
(2)生成的气体是
CO2
CO2
(写化学式)
2.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水并加入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有大量气泡产生
生成的盐是碳酸钠
【实验结论】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那么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拓展延伸】小玲查阅资料发现:①NaHCO3+NaOH=Na2CO3+H2O;②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小玲把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却无明显现象,她产生疑问:这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帮助下,它们分别通过以下2个实验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的确发生了反应(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过程没标出).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小玲认为当B中溶液变浑浊,就能证明有Na2CO3生成,细心的小梅认为该结论不对,其理由是
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
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
.小梅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1来证明反应后生成了Na2CO3.那么方案1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小明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2来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那么方案2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总结归纳】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
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
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
,二是
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图中的①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
锥形瓶
锥形瓶
 ③
水槽
水槽

①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②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①中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属于
分解
分解
反应.
(2)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是
D
D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②中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检验,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没收集到氧气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内没收集到氧气

(4)若实验室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B
B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比较环保且生成的氧气多
(5)装置A中反应十分剧烈,据此提出该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
A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6)你能用A装置制取的另一种常见气体是: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其相关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