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可多可少
B.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持续减小
D.最终集气瓶内的液面上升至1处,证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g。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
A.F e B.O C.H+ D.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铜用于制作导线
C.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 D.天然气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Na2PO3F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2H22O5,它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
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39个原子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潜山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两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灭,他们进行了探究。
(查询资料)1.空气的成份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2.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
(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先灭是因为_____。
猜想2:高的先灭是因为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一)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如图) | 上面的酚酞溶液先褪色,下面的后褪色 |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小红却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小红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中,发现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二)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剩余氧气浓度15.65%,二氧化碳浓度1.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燃烧前后氧气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中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填“A、B、C、D”)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原因。
AB段_____;BC段_____;CD段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