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 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
猜想Ⅱ:溶质是Na2CO3
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Na2CO3 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浑浊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
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猜想Ⅲ成立

分析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通过比较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提出猜想】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人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分析;
【实验探究二】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通过比较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故答案为: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提出猜想】人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水蒸气,而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因此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可能形成的是碳酸钠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能是两着的混合溶液;
故答案为:Na2CO3
【实验探究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可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氯化钙溶液显中性,氯化钙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目的是将碳酸钠完全反应掉)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碳酸钠,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证明猜想Ⅲ成立;
故答案为:Na2CO3

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
取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猜想Ⅲ成立

点评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给出有关的信息提示和相关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

(1)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试管.
(2)实验室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或B;实验室制氢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澄清的石灰水.
(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HCl,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C,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汽.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③②①⑤⑥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HCl、NaOH、CuSO4、KClB.KCl、AgNO3、HCl、HNO3
C.CuSO4、NaCl、KNO3、BaCl2D.BaCl2、Na2SO4、Na2C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是: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g镁带样品,不能(填“能”或“不能”).
(3)若不改变温度,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把玻璃管下移一段距离,使玻璃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否(填“是”或“否”).理由是因为试管中留有的氢气体积等于从试管中排出的空气体积,所以对实验最终结果没有影响.
(5)经换算,该实验获得的氢气质量为0.0020g.该镁带中单质镁的质量分数是80%.(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氧气密度=1.3g/L
(1)生成氧气的体积为多少L?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3)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什么?各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一次农科所对山区技术支援中,测提某山区的土壤浸出液pH约为5,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要使作物能良好生长,必须改良土壤,农技人员可采用的方法是施用(  )
A.石灰石B.纯碱C.熟石灰D.苛性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Na2CO3、Na2SO4
(2)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原因是氢氧化钠会被试剂①中和,试剂③不能检出.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②③①(填写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推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③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甲烷+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