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下图表示溶液中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往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错误.
B、往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正确.
C、往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的质量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错误.
D、往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硝酸钾不再溶解,此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 ,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
(2)下图①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右图②),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0℃时,将40g硝酸钾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电荷数为12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和B、C和D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D→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E和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E和F的化学式为 、 ;
(3)若E和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写出指定的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B+C ;F→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关于“C6H8O6”表示的意义,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表示维生素C这种物质
B.
表示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表示一个维生素分子
D.
表示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