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的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李明同学先在试管中加入了一部分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木条不复燃;他又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可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李明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CuO\;}}{\;}$2H2O+O2↑.

分析 根据氧气的性质、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率很缓慢,所以在试管中加入了一部分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木条不复燃;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氧气和水,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会发现木条复燃.
故答案为:木条不复燃;木条复燃;2H2O2$\frac{\underline{\;CuO\;}}{\;}$2H2O+O2↑.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有硅酸钠(Na2SiO3)生成,硅酸钠是一种粘合剂,所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iO2=Na2Si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3、6.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③.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水的质量或体积应相同.
(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要设置对比试验.在第④步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菜农以塑料大棚作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有时在大棚内燃烧木炭以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其主要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B.促进呼吸作用C.促进光合作用D.促进蒸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有氧气参加;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尾气处理的方法为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反应;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学习小组研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1)(2)(3)
实验操作
现象溶液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褪为无色
结论或解释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SO2═CaSO3↓+H2O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氯化钙;②氯化钙和氯化氢;③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氢氧化钙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既然红色褪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完全反应.
探究二:
  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

【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②(填序号)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型管右侧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U型管内右侧液面下降,说明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评价】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
【拓展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如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格
实验方法操作过程现象实验结论
方法一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二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方法一(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依然不严密,理由是2NaOH+CaCl2═Ca(OH)2↓+2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电解水实验中,当试管a中气体的体积为6毫升时,试管b中气体体积约为3毫升;反应的表达式是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防止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的热使锥形瓶破裂;
(2)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没有反应完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继续燃烧;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不平衡(填平衡或不平衡).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②③⑥(填序号)
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物质的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