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对实验课题: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粉末,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②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③用碳粉还原氧化铜 ④用稀硫酸溶解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下面是另一同学对该同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你认为说法不合理的是


  1. A.
    方案①安全性差,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2. B.
    四种实验方案,方案④操作最简单易行,也不需要加热
  3. C.
    方案②中一氧化碳有毒,需进行尾气吸收,操作麻烦
  4. D.
    方案③药品用量不易控制,得到的产物仍然不纯
A
分析:A、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不会产生污染;
B、用稀硫酸溶解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而铜不和硫酸反应;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有毒,需进行尾气吸收,操作麻烦;
D、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碳是固体,用量不好控制,容易带来稀的杂质.
解答:A、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不会产生污染,故A错误;
B、用稀硫酸溶解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而铜不和硫酸反应,操作最简单易行,也不需要加热,故B正确;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有毒,需进行尾气吸收,操作麻烦,故C正确;
D、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碳是固体,用量不好控制,容易带来稀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要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通常有两种思路:①将杂质从混合物中除去;②将有用物质从混合物中取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精英家教网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54.2g、48.0g;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56.0g、52.4g,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精英家教网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2克和3克;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3.8克和7.4克,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________.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________.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2克和3克;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3.8克和7.4克,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适应性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54.2g、48.0g;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56.0g、52.4g,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大兴区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行了如下研究.
研究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
(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的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
(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
(6)熄灭酒精灯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7)分别对D,E进行第2次称重.
实验分析
(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F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______.
(3)熄灭酒精灯后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______.
实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2克和3克;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3.8克和7.4克,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