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年11月,歼-15战斗机首次在中国第一艘现代航母“辽宁号”上成功着舰.小明同学买了一艘漂亮的航母模型,其外表面有着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金属铁.在讨论时,小丽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B、设计实验
C、观察D、得出结论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根据题意,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在提出假设、交流评价、设计实验、作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
A、“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
B、“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
C“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
D、“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作出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9
B、氟的元素符号是F
C、核外电子数是19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g.
(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
NH4Cl29.437.245.855.265.677.3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②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
③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提供了 ①天平  ②量筒   ③烧杯   ④玻璃棒   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
(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
 
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试剂瓶口出现的现象是
 

(3)配制10%的盐酸的步骤为:①稀释  ②计算  ③装瓶并贴标签  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4)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常温下均为液体,C、D均为气体单质,D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E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资的化学式:G
 

(2)学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紫甘蓝汁液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如下
pH12~34~67~9101112~14
颜色深红紫红浅紫绿黄绿
下列物质能使紫甘蓝汁液变黄的是(  )
A、盐酸B、蒸馏水
C、氢氧化钠溶液D、食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常向大棚释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
A、CO2 会使大棚内温度急剧升高
B、CO2会使害虫窒息死亡
C、CO2 能灭火,课避免火灾发生
D、CO2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铝作导线
B、石墨作铅笔芯
C、酒精灯中酒精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