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 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Na2CO3+ CaCl2= CaCO3↓+H2O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观察到溶液中有__________产生,又有__________生成。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A.pH试纸 B.锌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实验与计算)

实验使用的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60克这样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 CaCl2和HCl 。 溶液不变色 , 气泡 , 白色沉淀 ; 反应物是否过量 。 ABC(答对一个得1分,有错选整题不得分)。 6 。 【解析】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有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有可能氢氧化钙或稀盐酸过量,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三种可能性,分别是氯化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氯化钙和稀盐酸;猜想一中含有氢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纯净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实验测得1.6g该纯净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纯净物的组成为( )

A. R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 R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R中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无法判断

B 【解析】物质R在氧气中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反应物中也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R 中一定还有碳、氢元素,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3.6g的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为3.6g×=0.4g,故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总和为1.6g,故R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也是1.6g,故R中一定不含有有氧元素,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8届九年级模拟考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_________

A 完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 完成示意图与其含义的连线

二氧化碳 食盐 浓硫酸

防腐剂 灭火剂 干燥剂

2个氧分子 2个氧原子 2个水分子

【解析】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常用于灭火;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食盐即氯化钠是常用的防腐剂;B、表示两个氧原子;表示两个氧分子;表示两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10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t4℃时的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g。

(3)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

A.三种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C.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D.甲、乙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相等,丙无晶体析出

t3 10 C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交点在t3℃,所以此时甲乙溶解度相等;(2)t4℃时,甲的溶解度为100g,设需水的质量为x,则,x=10g;(3) 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三种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错误,因为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而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仍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把煤做成蜂窝状—促进煤的燃烧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合金、塑料一有机合成材料

陶瓷、普通玻璃一无机非金属材

C.性质与用途

D.化学与安全

氧气具有助燃性一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

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弃锅逃走皮肤沾上浓硫酸一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把煤做成蜂窝状有利于煤与空气充分接触,可使煤燃烧更旺,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正确;B、合金属于金属,不是有机合成材料,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错误;D、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应用锅盖盖灭,皮肤沾上浓硫酸一应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涂抹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稀硫酸溶液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解析】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是H2SO4+Ba(OH)2=2H2O+BaSO4,稀硫酸显酸性,溶液的pH<7,向其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再变为碱性,所以图②正确;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刚开始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当反应结束之后,溶液中只有水,水的导电性接近0,再加入氢氧化钡,离子浓度增加,导电性加强,所以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10%的NaCl溶液”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浓度很小,所以是稀溶液

B. 表示100g水可以溶解10gNaCl

C. 表示该NaCl溶液中含有10gNaCl,90g水

D. 表示该NaCl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1:9

D 【解析】10%表示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可知D选项理解正确。A、溶液的浓度和溶液是稀溶液还是浓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B、可以表示90g水可以溶解10g氯化钠;C、题干中没有说明溶液的总质量,无法求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是多少。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 加热液体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A 【解析】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平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伸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直立,使药品慢慢滑落至试管底部,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药品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C、过滤操作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 【解析】 试题从图示看: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因为此时的溶解度是50克,50克水中只能溶解25克A,所以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