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2)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l2=HCl+HClO.

分析 自来水消毒通常用采用通入氯气的方法,从图示可以看出,发生的反应正是氯气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再发生分解反应.由此可以推知每个模型表示的物质,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本题便迎刃而解.

解答 解:(1)通过图乙化学反应的模型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2)通过分析,D物质是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其中氢为+1价,氧为-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就为+1;
(3)通过甲图的微观粒子、化学反应的模型图可以得出:反应物是水和氯气,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各物质的微观个数关系是1:1:1:1,其反应的方程式是:H2O+Cl2=HCl+HClO;

故答案为:(1)分解.
(2)+1;(3)H2O+Cl2=HCl+HClO.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也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应类型及化合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组成.
2.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做该实验时,应注意集气瓶要预留少量水.
2.将蘸有酒精的长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慢倾倒 CO2(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棉芯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3)认识物质的制法 
1.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所示),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CaCO3(写化学式).
2.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辨证地认识物质
1.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写名称).由此你可以获得的启示是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2.功过相对论.二氧化碳的“过”: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等等;二氧化碳的“功”: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海洋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1)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⑤→④①③→⑥(补全序号,不重复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能一次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用澄清石灰水D.闻它们的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
D.O2;  E.H2; F.CO; X.C.
(2)写出铜绿加热时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亮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1)小亮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10%;
(2)小亮另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理由是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它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3)小亮另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中加盐酸应该有气泡产生;
(4)根据以上判断,小亮确定该溶液是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①、②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钙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为20;中子数为20,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
(2)D中的X=11;
(3)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是A;容易失去电子的原子是D;容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B;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C;一共表示3种元素.
(4)B和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用“A”、“C”、“D”填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
1.008
 2 He
4.003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从表中可查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Na(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如图所示).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粉、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D是氯化钠溶液.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取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Ca0.
(4)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Na2CO3+Ca(OH)2═CaCO3↓+2NaOH.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CaCl2、HCl、NaCl或CaCl2、NaCl(写出所有可能).
【拓展】小明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丙,未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小刚改进了实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铁粉,无明显现象,再逐滴加入丙.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后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丙发生了反应.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也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丙发生了反应.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适量的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丙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丙发生了反应
【反思】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伴随着明显的状态变化等现象,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其它试剂或改变实验装置将无现象实验显性化,从而获得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