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将鸡蛋壳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含有(  )
A.氯离子B.硫酸根离子C.碳酸根离子D.氢氧根离子

分析 根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碳酸盐最简单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产生.

解答 解:碳酸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将该碳酸盐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珍珠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珍珠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该物质是碳酸盐.
答案: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检验碳酸盐常用的方法(滴加盐酸,若产生气体,再检验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炼铁厂.小新想用自己所学知识来测定产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征得工人师傅同意,带回一小块生铁样品.称得该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滴加入稀盐酸,当滴入54.0g稀盐酸时,反应不再产生气泡(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9.8g.请你帮小新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g;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3)反应不再产生气泡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噗,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B.不锈钢C.冰水混合物D.加碘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0.9g.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请说明偏小的原因.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猜想与假设:
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小强猜想: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已变质.
写出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
为红 色
证明有氢氧化钠,
结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得出结论:小刚的猜想正确.
表达与交流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能够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为稀土元素铈(C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铈的中子数为58
B.铈原子的质量为140.1g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是一种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动物摄取食物和养料,必须经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变化
B.食物分解后便于消化吸收
C.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坏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l0毫升水,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了下列几个实验:
(1)将滤液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呈红色;再用pH试纸测得维生素C溶液的pH在l至2之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
(2)在CuSO4溶液中加入滤液并加热煮沸,发现有红色的铜析出.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3)把滤液加热煮沸5秒至l0秒,再重复做上述2个实验,发现维生素C性质与未加热时的性质一样,即在100℃以下不会发生分解.这说明维生素C的性质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