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酒精燃烧B.粉笔折断C.灯光发光D.木板断裂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粉笔折断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板断裂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A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区别.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小明在家里用开水配制了一杯浓糖水,放置一会儿后,发现杯底有蔗糖固体析出,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这是因为(  )
A.杯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多B.温度下降,蔗糖的溶解度变小
C.杯里溶液的浓度增大了D.溶液中溶剂质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3次检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1KCl、KOH、Na2CO3
2NaCl、Ba(OH)2、K2CO3
3NaOH、KCl、K2CO3
(1)表中第2次结果肯定不准确,原因是Ba(OH)2+K2CO3=BaCO3↓+2KOH(以化学方程式作答).
(2)为验证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OH-、CO32-和C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提示:①K2CO3的化学性质与Na2CO3相似;②Ag+不能与OH-共存,⑨本实验情境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
限选试剂:稀硝酸、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待测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溶液存在CO32-
步骤2:继续往步骤1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红色,
说明溶液存在OH-
步骤3: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现象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溶液存在Cl-
为了确认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最终确定出该溶液中确实存在Na+、Cl-、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D.
A.牛奶B.香油C.面粉D.白糖
(2)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C.
A.水的电解B.水的蒸发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D.蒸馏自来水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时,甲与丙的溶液度相等.
②在t3℃时,把30g甲溶解于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
③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甲=乙(用“甲”、“乙”、“丙”及“>”、“<”或“=”表示,下同).
④取等质量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水后恢复至t3℃时,析出溶质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符合如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说明CO生成的产物是CO2
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环境的污染
④既说明CO有还原性、可燃性,又充分利用能源.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1)从海水中析出食盐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2)写出电解MgCl2的化学方程式MgCl2$\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3)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循环利用,则Z的化学式为H2,X溶液的名称是盐酸.
(4)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5)海洋蕴藏丰富的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请从环保和资源利用的角度提出你的看法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时要注意环境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漫谈水果的保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表达了诗人赞美荔枝甘美、喜爱荔枝之情.水果不仅带给我们味觉上的美好享受,更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但是有时水果的保存也会给我们带来小小的烦恼,保存不当,水果会失水或腐烂变质.
    在水果的冰点温度下储藏,能较长时间保持鲜果固有的品质和营养,这项技术叫冰温储藏.为了探究荔枝的冰温储藏(荔枝的冰点温度为-1.2℃)是否优于普通冷藏(温度通常为0~10℃).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条件如表1所示.以荔枝的还原糖含量作为衡量荔枝品质变化的指标(还原糖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每隔七天进行一次水果品质检测,实验结果见图.
表1     实验条件
组号   储藏温度湿度备注
1-1.2℃87%荔枝的品种、大小、成熟度、数量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23℃87%

    氧气的浓度也影响着水果的保鲜.在储存水果时为了抑制呼吸作用,一般要降低氧气的浓度,当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时,呼吸作用最弱,此时对应的氧气浓度适宜水果的储存.如果降得太低,植物组织就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往往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影响蔬菜水果的保鲜.
   此外,储存时还要注意有些水果不能和其他蔬果一起存放,如苹果、木瓜、香蕉等.这类水果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乙烯”气体,可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坏掉的水果也会释放乙烯,因此在一堆水果中,如果有一颗是坏的,要尽快挑出去.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能(填“能”或“不能”)催熟水果.
(2)在文中的荔枝实验中,研究的影响水果储藏的因素是储藏温度.
(3)通过如图可得到的信息是超过一定天数后,荔枝冰温储藏比普通冷藏保鲜效果要好ABC(写出1条即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
A.荔枝的还原糖含量在冰温储藏时始终高于普通储藏
B.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C.普通冷藏温度指的是3℃
(5)请举出日常生活中水果保鲜的方法装入保鲜袋(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由(NH42S、(NH42SO4、(NH42HP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B.68%C.28%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炭和氧化铁高温: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5)红磷在氧气中点燃: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