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学了化学后,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青少年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铁以预防佝偻病
B.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C.为了节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净后继续食用
D.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原理,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答案】分析:A、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判断,
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的性质判断,
C、根据霉变的大米中会产生毒素的情况判断,
D、根据硝酸铵溶解于水时的放热现象判断,
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所以A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所以B错误,
C、霉变的大米中产生了黄曲霉素,它有毒,不能食用,所以C错误,
D、硝酸铵溶解于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给周围环境降温,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的CO和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CO和H2的质量比为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D、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①装置C中出现
 
色物质.
②称量数据如表所示.
  装置D的质量 装置E的质量
反应前 292.4g 198.2g
反应后 296.0g 201.5g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CO和H2还原了CuO.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CO和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CH4,且CH4也还原了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选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CO2和H2O;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精英家教网
①上图装置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CH4也还原了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濠江区模拟)如图1是小华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的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1)a操作中的错误是
称量氢氧化钠时,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称量氢氧化钠时,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2)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AB
AB
(填字母).
A.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B.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c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7.5ml          D.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3)小华同学用配制的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如图2所示装置),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②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硫酸过量
硫酸过量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第二种可能性
④小华同学在滴入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她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部分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部分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4)小华同学又用配制的溶液来做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实验时,她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小华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B.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C.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小华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的是
AB
AB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4月13日日本宫城、福岛县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发生化合物反应.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氯气的化学式为
 
,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请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3)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4)写出二氧化氯的化学式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1是小华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的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1)a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
(2)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B.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c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7.5ml     D.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3)小华同学用配制的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如图2所示装置),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第二种可能性
④小华同学在滴入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她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小华同学又用配制的溶液来做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实验时,她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小华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B.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C.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小华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的是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是小华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的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1)a操作中的错误是                                            。

(2)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字母)。

       A. 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B. 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 c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7.5 ml

D. 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3)小华同学用配制的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如下图所示装置),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第二种可能性

④小华同学在滴入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她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4)小华同学又用配制的溶液来做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实验时,她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华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B.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C.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小华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的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