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实验室有如下气体制取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水槽.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收集氧气选择的E装置,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试管破裂.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收集氧气选择的C收集,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碳酸钙和液体稀盐酸(HCl)反应来制取,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一种常见液体.那么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水槽是常用的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 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水槽是常用的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水槽;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C;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验满方法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是化学学科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多种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如磷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氧气不足则生成三氧化二磷;
(1)31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多少克?
(2)31克磷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多少克?
(3)31克磷与30克氧气反应时,生成物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1)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2)熄灭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宜采用什么方法?(写出灭火原理不同的两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解释
A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分子不断地运 动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分子之间有间隙
D物体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
A.氢气B.铁丝C.红磷D.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7所示装置,白磷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电阻丝后会发热,可以观察到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约上升至1处;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氧气约占空气气体体积的$\frac{1}{5}$;
(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5)小明同学由该实验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但是他看到的现象是水面并没有上升约$\frac{1}{5}$,原因是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瓶内气压基本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2: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3: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4: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5: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1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猜想1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2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3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4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⑤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影响切开的苹果“生锈”的因素是空气中的氧气.
【反思与评价】(1)在1~⑤四种猜想中,认为猜想.猜想2最不合理,理由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在验证猜想1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果肉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隔绝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表示该反应已经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