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m=2,则n=2或3 B. 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 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 D.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
【答案】B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Cu>Ag,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Z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碳与硝酸银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①Zn+2AgNO3=2Ag+Zn(NO3)2;②Cu+2AgNO3=2Ag+Cu(NO3)2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B、当上述两个反应分别恰好进行完全时,设生成银的质量分别为x,y
Zn+2AgNO3=2Ag+Zn(NO3)2
65 216
13g x
解得:x=43.2g
Cu+2AgNO3=2Ag+Cu(NO3)2
64 216
3.2g y
解得:y=10.8g
当锌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为:3.2g+43.2g=46.4g,铜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最大是:43.2g+10.8g=54g,由于金属的质量是48g,46.4g<48g<54g.由此可知,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已参加反应,所以,固体物质有银、铜和碳三种,即m=3,故B不正确;C、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故C正确;D、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4g+2g=56g,故D正确.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1)反应:①Fe2O3+3CO2Fe+3CO2,
②2Fe2O3+3C4Fe+3CO2↑。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________。(均填序号)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炉甘石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钢锭轧制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原子______ (2)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3)3个铵根离子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三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根据要求作简要回答.
图甲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图乙的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图丙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将装置A和E(药品为高锰酸钾)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E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装置B、E(此时E中去掉棉花)中分别加入药品都可以制得氧气,如果两个反应都用到同一种试剂,这种相同的试剂一般是________,该试剂的作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流动(开始到末尾)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①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灰”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成银”(即单质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③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填编号)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①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变化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灰”溶于水的变化中,其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
(4)③中的“银”是否属于合金?____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将相同质量的固体a、b溶解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得到的溶液质量为a>b
D. a物质中混有少量c,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溶液A中共含有_______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只写一个).
⑵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逐步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所得溶液B的pH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物 | Fe(OH)3 | Cu(OH)2 | Mg(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4.2 | 8.6 |
完全沉淀的pH | 3.2 | 6.7 | 11.1 |
⑶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