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是关于成语包含的化学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B.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百炼成钢--生铁经多次提炼,碳的含量达到钢的标准

分析 根据钻木取火、煽风点火、釜底抽薪、百炼成钢四个成语的含义,结合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炼钢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钻木取火,是因为钻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煽风点火,是因为燃烧过程中不断地鼓入空气,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从而促进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钢的碳含量低,在空气中锤打,目的是让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含碳量,即生铁经多次提炼,碳的含量达到钢的标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钻木取火、煽风点火、釜底抽薪、百炼成钢四个成语的含义,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炼钢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有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图有明显错误的是H;
(2)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A;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E;
(4)C的化学符号是Mg2+
(5)化学性质相似的是DE;
(6)F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能得到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1)铁元素Fe
(2)2个氢氧根离子2OH-
(3)5个硫酸根离子5SO42-
(4)铁离子Fe3+
(5)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stackrel{+3}{Al}$(OH)3
(6)由Fe3+和OH- 构成的氢氧化铁Fe(OH)3
(7)氧化铝:Al2O3
(8)硝酸镁:Mg(NO32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l;
(10)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提高火焰的温度.
(3)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用气球收集或用酒精灯点燃.
(4)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易溶于水.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③,收集装置是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宋朝初期,人们发现江西上饶有一苦泉,蒸发这种苦泉水会得到硫酸铜晶体,熬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会变成铜锅,这也是湿法炼铜的起源.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河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某同学如图B所示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用坩埚钳夹住细铁丝另一端.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水面),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请根据图片和上述实验记录,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①氧气不纯;②铁丝表明没有除锈;③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瓶内氧气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3)进行C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时,能燃烧的物质是a(填字母序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收集、处理装置,会造成空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
B.稀释浓硫酸时,应沿杯壁向浓硫酸中缓缓加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反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
D.做氢气等可燃气体的燃烧实验时,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再点燃气体,以防爆炸
E.不能用手接触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要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F.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兴趣小组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CaO;
(2)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CaCO3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它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三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实验操作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向第二支试管中通入CO2气体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CuCl2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澄清溶液变浑浊产生蓝色沉淀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四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了解到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生石灰的方法是密封. 碱和盐反应必须是可溶的.写出一种碱和一种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硫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防止铁制栏杆锈蚀的二种方法是刷漆,涂油.
(4)为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小明将打磨过的铁丝、铝丝分别放入稀硫酸,通过观察他得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铝丝与稀硫酸反应快.要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还需补做一个实验铜丝插入稀硫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