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小文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请帮助他解决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甲的名称:酒精灯.
(2)小文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写装置序号)该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若小文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操作为:将燃着的木条放于a导管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
(3)小文利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体飞溅.
(4)小文将F、G、H装置中导管按d接g、h接e的顺序连接后,向c导管中通入一氧化碳以验证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反应产物:
①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D(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H处酒精灯,再停止通一氧化碳
B.G中增加的质量与H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实验过程中,共通入0.56g一氧化碳可生成1.25g铜
D.实验未进行尾气处理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小文认为F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同学小方认为省略F可达到相同的目的,理由是加热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时,一氧化碳通过G装置时能够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分析 (1)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玻璃棒的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4)A.实验结束时如果先熄灭H处酒精灯,再停止通一氧化碳,会导致G中用途倒吸入玻璃管中,从而导致玻璃管炸裂;
B.G中增加的质量与H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不相等;
C.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完全反应,一部分会通过玻璃管进入G中;
D.实验未进行尾气处理时,会导致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为了防止加热时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应该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

解答 解:(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酒精灯.
故填:酒精灯.
(2)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该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若小文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操作为:将燃着的木条放于a导管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
故填:B;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于a导管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
(3)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体飞溅.
故填: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体飞溅.
(4)①A.实验结束时如果先熄灭H处酒精灯,再停止通一氧化碳,会导致G中用途倒吸入玻璃管中,从而导致玻璃管炸裂,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B.G中增加的质量与H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不相等,这是因为G中增加的质量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而H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反应的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C.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完全反应,一部分会通过玻璃管进入G中,因此通入0.56g一氧化碳时生成铜的质量不一定是1.25g,该选项发分析不正确;
D.实验未进行尾气处理时,会导致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该选项分析正确.
故填:D.
②省略F可达到相同的目的,理由是:加热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时,一氧化碳通过G装置时能够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故填:加热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时,一氧化碳通过G装置时能够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溴化钠在医疗上可作镇定剂,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燃烧时产生能量低于同质量的其他燃料
B.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原料匮乏
C.氢气燃烧产物对环境有污染
D.制氢气耗能大,成本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这一治疗疟疾的药物,成为中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学习碳酸钠的性质之后,知道碳酸钠溶液中主要含有H2O、Na+、CO3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为什么碳酸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兴趣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碳酸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CO32-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无色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用试管取少量
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无色
 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用试管取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色
CO32-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讨论反思】
(1)如果在实验③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2)碳酸钠溶液能使物色酚酞变红色的原因是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了少量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4种溶液,只知道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请参与下列实验:
(1)不用化学实验就能鉴别出来的是CuSO4溶液.
(2)另取3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如下: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任取少许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上述两支试管中①若实验现象为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HCl.
②若实验现象为一只试管中产生气泡,另一只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则滴管中所取的是碳酸钾溶液.
(3)某同学将(2)中实验后的所有废液倒入一个烧杯中,最后烧杯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K+、Cl-(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9
B.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
C.给农作物补充钾元素,可施用草木灰
D.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B.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