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1 |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
方案2 |
分析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因生成不溶的碳酸钙而出现石灰水变浑浊,明显的实验现象足可以说明反应的发生.而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反应是否发生无法得到明确的判断.仅仅借助气体体积变化,又会因溶液中的水既能溶解二氧化碳又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也不能得出有说服性的结果.如果能证明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即证明生成物,则可以解决上述的一系列问题.证明碳酸盐可使用滴加稀盐酸或其他试剂(如氯化钙溶液)产生气体或沉淀来实现.通过以上实验设计分析证明反应的发生的可行实验途径.
解答 解:(1)图甲、图乙,在密闭的容器内使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图甲中的塑料瓶变瘪,图乙中的鸡蛋落入瓶中,都是在密闭的体系里消耗CO2,使气体压强减小,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
故答:在密闭的体系里消耗CO2,使气体压强减小;
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水,气体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且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因此二氧化碳气体的减少原因在此又难以确切判断: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
为了说明二氧化碳的减少和氢氧化钠有很大关系,可取同量的水做对比实验,会发现仅是水,气体减少的体积明显小于氢氧化钠溶液.做一个对比实验:取一个与甲装置同样大小和质地的软塑料瓶,充满CO2后,注入与NaOH溶液体积相同的水,振荡,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即可判断.
故答:取一个与甲装置同样大小和质地的软塑料瓶,充满CO2后,注入与NaOH溶液体积相同的水,振荡,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2)可以采取验证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方法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虽然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反应前的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因此不能使用酚酞变红的方法来检验是否生成碳酸钠.可以考虑常用的碳酸盐的检验方法来实现检验.如方法一滴加稀盐酸,也可以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氢氧化钡等溶液),使溶液中的碳酸钠变成沉淀.
故答: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法1 | 有气泡产生 | ||
方法2 | 将CO2通入NaOH溶液后,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或石灰水或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也可仿照方案一的图示】 | 出现白色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
点评 对比实验、反应物检验是探究无明显现象反应是否发生的常用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 |
B. | 为了加强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 |
C. | 将草木灰和碳铵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效 | |
D. | 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u(CuO) | 加入足量稀硫酸,洗涤,干燥 |
B | KCl(MnO2)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CO2(水蒸气) | 通过盛有烧碱固体的干燥管 |
D | CaO(CaCO3) | 高温煅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2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 |
B. | M3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
C. | M2和M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 |
D. | 将M3溶液再蒸发5 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①是单质,则②可以是化合物,③可能是氧化物 | |
B. | ①如果是空气,则②可以是钢 | |
C. | 若①是有机物,则③可以是碳酸钙 | |
D. | 若②化合物,则③可以是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适量纯碱溶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滤液中不含BaCl2 |
实验B: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振荡. | 产生白色沉淀 | 滤液中含有Na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 |
B. | 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 |
C. | 空气中的各种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 | |
D. | 分离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