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丙一定是化合物 | |
B. | 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 |
C. |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D. |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分析 考虑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
解答 解: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是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是1-42%-40%-10%=8%.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丙物质属于化合物,故正确.
B、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甲减小70%-42%=28%,乙减小14%-8%=6%,丙增加40%-6%=34%,则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故正确.
C、反应前后,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故正确.
D、应该是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而甲物质和乙物质没有完全反应.错误.
故选:D.
点评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与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活 |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庆典活动中不能使用易燃的氢气球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
C.化学与医疗 | D.化学与发现 |
①用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 ②低血糖的病人补充葡萄糖可缓解乏力、眩晕等症状 ③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立即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拉瓦锡第一个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甲、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B. | 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可得到100g溶液 | |
C. |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
D. | 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 |
B. |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
C. |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 |
D.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