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维生素C(简称Vc,又称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1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恰好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0.04%的Vc溶液 
 滴加的滴数 4010  205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饮料是苹果汁,含量为0.02%(各液体密度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C.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分析 探究一:【实验结论】结合题中资料,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判断Vc含量;
探究二:【设计方案】利用Vc与高锰酸钾的反应特点,设计实验检验两种黄瓜中Vc的含量;
【实验反思】评价所涉及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解答 解:探究一:【实验结论】V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三种水果饮料中,苹果汁只滴入10滴溶液即呈无色,而其它两种则分别需要滴入40滴和20滴;而0.04%的标准Vc溶液滴入5滴后溶液为无色,可知苹果汁中Vc含量为标准溶液的一半;
故答案为:苹果汁;0.02%;
探究二:
【设计方案】取等量的两种黄瓜的汁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记录下溶液无色时所滴入瓜汁的滴数;
故答案为: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实验结论】根据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时所用两种黄瓜的汁液的滴数不同,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有影响;
故答案为:(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与方案对应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A、果汁的颜色会影响对溶液颜色的判断,因此,不同颜色的果汁会影响测定结果;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属于我们要研究的结果,这个数据结果恰好是我们所要的实验结果,所以滴入液体体积的不同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C、试管的形状对反应无影响也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则滴入液体体积也不相同,测定时的滴数则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故选C.

点评 本题通过信息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注意需要控制变量的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所有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都需要控制,否则会使实验失去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制取O2的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式表达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D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4)A装置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式表达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则优点是②(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6)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①(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锥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是周期表的一格.
(1)从图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是(答两条):
①氯元素或元素符号Cl;②质子数(或原子序数或核外电子数)为17或相对原子质量35.45.
(2)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阴(填“阳”或“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
②向滤液中滴加适量酚酞
贝贝的猜想成立
【实验反思】同学们联想到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有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的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排除因硫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因素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
(2)10℃时,将50gKNO3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120g;
(3)在保持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时,要使饱和KNO3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B.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C.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D.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发生潮解;它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单质,后者属氧化物的是(  )
A.稀有气体  硝酸钾B.赤铁矿石  钢
C.金刚石    水D.二氧化硫  碘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有一种无色液体A通电后正极产生无色气体B,负极产生无色气体C,将C和空气混合点燃后会发生爆炸.将紫黑色固体加热能得到B.将银白色的金属丝D放入B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E.将暗红色固体放入B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请写出:
(1)A、B、C、D、E的化学式:AH2O,BO2,CH2,DFeEFe3O4
(2)写出各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①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分解反应;
②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化合反应;
③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④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反应;
⑤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