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吸水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地注入盛有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如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3)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相同铁片若干、浓硫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选.
①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Ⅰ和Ⅱ,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方案实验假设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
能发生钝化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
能发生钝化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浸过浓硫酸的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表面产生红色固体,假设成立.
你认为方案Ⅱ与方案Ⅰ相比,方案Ⅱ的优点是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更科学.
②请你选用提供的药品再设计一个实验,简述实验方案: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稀硫酸溶液中.
③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98%的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加热条件下,氧化膜被破坏(被浓硫酸溶解),铁继续与浓硫酸反应.(或热的浓硫酸能与铁反应产生刺激性气体;或热的浓硫酸不能使铁钝化;或铁的钝化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或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

分析 (1)依据浓硫酸具有的脱水性与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2)①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过程的操作要领分析解答;
②从曲线观察两种不同的酸的吸水情况的变化趋势分析解答;
(3)①根据对比实验的特点从浸过浓硫酸的铜片不会发生反应,而未浸过浓硫酸的铁片发生了反应的情况描述现象和结论即可;
②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利用不同处理的铁片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对比实验进行设计即可;
③根据加热前后反应的温度变化及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解答 解:(1)浓硫酸具有的脱水性与吸水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是因为其脱水性导致的纸张炭化,而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吸水性,起到干燥剂的作用;
(2)①浓硫酸的稀释时应酸入水并不断搅拌使溶解时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失;
②从曲线观察两种不同的酸的吸水情况的变化可知: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开始两者吸水速度差异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越来越接近,吸水能力越来越弱;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硫酸吸水能力可能会受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酸的用量、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等.
(3)①根据对比实验的特点从浸过浓硫酸的铜片不会发生反应,而未浸过浓硫酸的铁片发生了反应,所以未浸过浓硫酸的铁片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浸过浓硫酸的铁片由于发生了钝化则不会与硫酸铜发生反应,II的设计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探讨,体现了对比实验的科学性,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
②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可对浸过浓硫酸的铁片和未浸过浓硫酸的铁片与稀硫酸进行接触,看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发生了钝化现象;
③由实验叙述可知,两种情况的差别实质就是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所以可从该处做出发点分析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可以是加热条件下,氧化膜被破坏(被浓硫酸溶解),铁继续与浓硫酸反应.(或热的浓硫酸能与铁反应产生刺激性气体;或热的浓硫酸不能使铁钝化;或铁的钝化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或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等;
故答案为:(1)脱水;  吸水;
(2)①浓硫酸,水; ②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3)①浸过浓硫酸的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表面产生红色固体;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更科学.
②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稀硫酸溶液中.
③加热条件下,氧化膜被破坏(被浓硫酸溶解),铁继续与浓硫酸反应.(或热的浓硫酸能与铁反应产生刺激性气体;或热的浓硫酸不能使铁钝化;或铁的钝化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或铁与浓硫酸的作用与温度有关).

点评 该题属于实验方案的探究题,主要是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掌握设计实验的目的及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现有如图所示的A、B、C、D、E五种实验装置:

(1)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则缺少的一种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取的装置有C(填序号).
(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A的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球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用E装置装满水后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当短(填“长”或“短”)端进氧气.
(6)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如果用E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管长(填“长”或“短”)端连接在提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有观察氧气导出的速度或使氧气湿润等(填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1)青蒿素含三种元素
(2)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最简整数比).
(3)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8%(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下列微粒符号中“2”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两个硫原子
D.$\stackrel{+2}{C{O}_{2}}$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都是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如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引燃白磷,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上称量,天平不平衡,发现反应后的质量比之前质量增加了,你猜测原因可能是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气体受热膨胀,小气球胀大产生浮力,使得天平不平衡,此实验中锥形瓶底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降落下来炸裂瓶底.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给予解释: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反应后生成的CO2向空气中逸出,使得天平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准备几小片铜片,探究金属铜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观察与问题:将一小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表面变黑.
假设与预测:假设(1)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火焰的黑烟附着在铜片上;
假设(2)铜片加热变黑,是因为铜片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与事实:实验(1)用洁净的干布擦一擦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黑色物质不易被擦去;将铜片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片刻,铜片也变黑.
实验(2)将铜片放入小试管中并塞上橡皮塞,再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直至铜片变黑.再将移至的另一端加热片刻,铜片不再变黑.
解释与结论:上述实验(1)证实,假设(1)不正确(“正确”或“不正确”);
实验(2)证实,假设(2)正确(“正确”或“不正确”).
表达与交流: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
拓展与迁移:如果用真空泵抽去装有铜片的试管内的空气,或用氮气充满装有铜片的试管,然后加热,铜片不会(“会”或“不会”)变黑.如果用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铝+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也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进行猜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
①全部是铜;
②全部是氧化亚铜;
③是两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用图1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试管冷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1.8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溶液由无色变蓝色猜想①错误
②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大于0.8g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为了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可将图1虚线方框内的装置改为图2中的ABD(选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Fe+6HCl═2 Fe Cl 3+3H2B.CaCO3+2HCl═CaCl2+H2O+CO2
C.Cu+Ag(NO32═NO32+AgD.Mg+O2 $\frac{\underline{\;点燃\;}}{\;}$Mg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制备氯化铜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铜和稀盐酸反应B.铜和稀硫酸反应后,再加稀盐酸
C.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D.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