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组探究实验室一瓶未知溶液的成分(溶质为一种含钠化合物).
如下药品可供选用:
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硫酸铜液、氯化铵溶液
【提出问题】这瓶未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查阅化学实验室药品手册,得知该实验室中含钠的化合物有:
NaOH、Na2CO3、NaHCO3,NaCl、Na2SO4、NaNO3
【提出猜想】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NaCl、Na2SO4、NaNO3中的一种
【实验方案】小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和她一起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未知溶液于一支
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
盐酸

无气泡产生
未知溶液中溶质一定不是
______中的一种
 (2)取少量未知溶液于另一
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
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______未知溶液中溶质一定是NaOH
【提出质疑】通过上述实验(1)中的现象,小华认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小明提出反对意见,并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完成小明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交流】小丽对实验台上NH4C1溶液产生了兴趣,她将一定量NH4C1溶液和NaOH溶液在试管中混合,振荡,闻到了氨味.联想到氯化铵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______肥,由此她得出这种化肥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
【拓展应用】通过学习知道NaOH除了能与指示剂、酸、盐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SiO2也是-种非金属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生成偏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玻璃成分中含有SiO2,偏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做粘合剂.由此可知,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应该使用______ (填“橡胶塞”或“玻璃塞”).

解:【实验方案】又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该反应无气泡产生,可以说明该物质不是Na2CO3、NaHCO3中的一种;由于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说明该溶液呈碱性,而NaOH、NaCl、Na2SO4、NaNO3四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的溶液呈碱性;
【提出质疑】要想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可借助酚酞试液完成,方法是: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如果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则可以说明氢氧化钠已被消耗,也就是能证明该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反思交流】一定量NH4C1溶液和NaOH溶液在试管中混合,振荡,闻到了氨味,可知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会生成氨气,所以会降低肥效,由此可以得出这种化肥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该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拓展应用】根据题干中的信息:SiO2也是-种非金属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生成偏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和水,所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可得方程式SiO2+2NaOH=NaSiO3+H2O,依据该反应的原理可知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瓶塞应该是橡胶塞;如果使用玻璃塞会导致偏硅酸钠黏住玻璃瓶塞不易打开;
故答案为:【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Na2CO3、NaHCO3
变红
【提出质疑】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振荡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
+
【反思交流】氮;不能和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拓展应用】SiO2+2NaOH=NaSiO3+H2O;橡胶塞;
分析:【实验方案】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以及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分析解答;
【提出质疑】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可以使用指示剂为辅助手段判断该反应是否进行分析解答;
【反思交流】根据该含氮化肥与碱性物质接触会放出氨气分析解答;
【拓展应用】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书写方程式,而后依据该反应的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瓶塞;
点评:本题综合利用了物质的组成、溶液的酸碱性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别,体现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KOH+CO2═K2CO3+H2O
2KOH+CO2═K2CO3+H2O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过滤
过滤
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CaCO3
CaCO3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
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作钾肥
作钾肥
(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问答题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