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液氮可用于医疗麻醉
B. 氧气可用于气焊是利用其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酸雨
D.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CO2与H2O是否发生反应 | 比较锌和铁的活泼性 | 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硫酸铁和硫酸铜(溶质之间不发生反应)。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绿矾(FeSO4·7H2O)并得到副产品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已知步骤I中,铁与硫酸铁发生化合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步骤Ⅰ中,加入的铁屑应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
(4)步骤Ⅲ得纯铜的方法是:加过量X、过滤、洗涤、干燥,其中X是_______(填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操作 |
A | CO2 | O2 | 通过灼热的炭层 |
B | NaCl | KNO3 | 蒸发结晶法 |
C | CO | CO2 | 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
D | FeSO4 | CuSO4 |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我们在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可以再分 D. 分子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制备的反应原理:
(1)工业上制取碳酸饮料必需的气体原料________
(2)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能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CO2( CO) 点燃 B. FeCl2(CuCl2)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并干燥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Cu(Fe) 加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9届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题型:科学探究题
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化学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还测量收集的氧气体积),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为1. 33 g·L–1。实验小组称量了1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如果将该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全部放入锥形瓶中,则选择规格为________mL(选填“50”、“200”或“250"”)的量筒收集氧气较为合适。
(4)实验小组同学还探究了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H2O2溶液有一定的腐蚀性。
(进行实验)将铜片分别浸泡在以下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5)实验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6)实验⑤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为Cu + H2O2+ H2SO4=CuSO4+□________,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交流)
(7)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⑤中除发生(6)所给的反应外,还发生了另一个反应导致有细小的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