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为纯净物,含有多种分子的物质为混合物;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A、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
B、该图示含有一种分子,该种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C、该图示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图示中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单质;
D、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
故答案为:B.
点评:分子构成与物质的分类关系: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氯化钠B.液氧 C.石灰水 D.水银E.干冰  五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含有氧分子的是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
 

(5)属于氧化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
市面销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图为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含有
 
种元素.
(2)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4)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元素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多少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2B、O
C、CuO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但水也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生活中人们常用
 
来区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硬水可以通过
 
的方式变成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如图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仪器⑤的名称是
 

(2)某同学利用仪器①与⑥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①的
 
(填“a”或“b”)通人;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①的
 
(填“a”或“b”)导入.该装置还有其它用途,请你任举一例:
 

(3)下列对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④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必须用水冲净,再插回原瓶;
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合反应是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之一.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铁+硫酸→硫酸亚铁+氢气
B、氧化铜+氢气
高温
铜+水
C、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D、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