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中,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二中,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用文字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
(3)实验三中,称量镁条和石棉网的质量后,点燃镁条,观察到______,再称量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第一周期 | 1 H 1.008 | 2 He 4.003 | ||||||
第二周期 | 3 Li 6.941 | 4 Be 9.012 | ① | 6 C 12.01 | 7 N 14.01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81 |
第三周期 | ②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5 P 30.97 | 16 S 32.06 | ③ | 18 Ar 39.95 |
(1)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如上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②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3)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发现有气体生成,收集气体并点燃,有明显爆鸣声,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由此推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C.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D. 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冰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自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1 (如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实验1 (如图)中,若验证生成物,应加入某种试剂,其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2(如图)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2(如图)中,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下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_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B. 硫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碳酸钠粉末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白色气泡产生
D. 水加热沸腾,试管口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如PM2.5、PM10等过多易形成雾霾,雾霾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在国务院发布的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碳 D. PM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