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NO3+S+3CK2S+N2↑+3CO2↑。下列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K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N2中“2”表示两个氮原子
C. “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D. KNO3中K、O元素的质量比为13∶16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
C.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 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能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你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3个铵根离子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_____;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澄清滤液B。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A是什么?
(2)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的固体混合物。
【理论推理】白色沉淀A是,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滤液B中含有、NaOH、NaCl三种溶质。
【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 |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 ______ | 滤液B中含有、NaOH、NaCl |
II | 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 | ______ | |
III | 另取少量步骤I中所得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 ______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拓展提升】
向步骤I中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溶液换为溶液,进行以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小轩同学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溶液,也能得出滤液B的溶质中含有和NaOH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分析流程中CH4的作用______、______;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锶(Sr)原子38号元素第五周期第二主族,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离子,离子符号为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4)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CaCO3CaO+CO2↑,正确读法: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在安装好仪器、加入试剂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操作名称)。
(2)若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则从气体发生装置出来的CO2气体中常混有水蒸气。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CO2气体,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装置序号)______。
③检验集气瓶中是不是CO2气体的方法:______,实验室中A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气体。
(3)在实验室里,NaOH固体必须密封保存。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既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又能与CO2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写出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会儿再称量。
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I | 实验Ⅱ | 实验Ⅲ |
反应前的质量/g | 4.8 | 112.6 | 118.4 |
反应后的质量/g | 8.0 | 112.4 | 118.4 |
(1)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实验Ⅱ中反应后烧杯内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减小,原因是______。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Ⅲ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_。
(4)实验I、Ⅱ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