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9?常州)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答案】分析:回忆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为能燃烧的氢气,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2;由此实验可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实验中为增强导电性,需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故B正确;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为氧气、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而非质量比;故C不正确;
D、纯净的水导电能力很差,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电源负极端产生氢气、正极端产生氧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2: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常州)大龙在公园看到绿化工人往树干上涂抹具有杀菌杀虫作用的悬浊液,对其成份产生了好奇,于是他带回了一些样本进行研究.
信息提示: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应.如:钠--黄色;钙--砖红色;钾--紫色;钡--黄绿色
Ⅰ猜想与假设:该制剂可能为波尔多液
Ⅱ实验探究: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取样,将其置于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静置片刻上层有黄色固体漂浮,中层为无色液体,下层有较多白色固体
取少量中层液体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另取少量中层液体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现砖红色
取少量黄色固体灼烧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
向下层白色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但仅产生少量气泡
Ⅲ实验结论:
(1)根据上述实验①,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
不含
不含
(填“含”或“不含”)硫酸铜;
(2)根据上述实验
②③
②③
(填序号),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3)根据上述实验④,可以判断黄色固体是

(4)写出⑤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02
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常州)程明和王刚不小心将纯碱洒到白醋(其有效成分为醋酸,可用HAc表示)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使他们对醋酸产生了新认识:醋酸像盐酸一样,能与纯碱反应;此外,他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检索到以下信息:①醋酸与盐酸都具有较强挥发性;②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钠盐(NaAc)受热不易分解;③盐酸与纯碱的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
Na2CO3+HCl=NaHCO3+NaCl;Ⅱ.NaHCO3+HCl=NaCl+H2O+CO2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2)根据信息①可知醋酸应置于阴凉处
密封
密封
保存;
(3)试写出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Ac═NaHCO3+NaAc
Na2CO3+HAc═NaHCO3+NaAc

(4)他们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醋酸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了少量白色固体.王刚认为这就是纯净的NaAc,而程明则认为里面含有HAc.你认为
王刚
王刚
的观点正确,理由是:
由于HAc具有挥发性,在蒸发过程中已经挥发掉
由于HAc具有挥发性,在蒸发过程中已经挥发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常州模拟)小亮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1)小亮根据信息立即确定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______;
(2)小亮另取样品,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______,理由是 ______;
(3)小亮另取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不可能是 ______理由是 ______;
(4)根据以上判断,小亮确定该溶液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常州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常州二模)在①试管;②量筒;③蒸发皿;④锥形瓶中,能盛装碳酸氢铵固体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常州)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